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

来源:文汇报 2018-08-21

在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前夕,眼前总会出现这样一幕:去年元宵夜从上海启程出访,在法国戴高乐机场转机。2月的巴黎清晨在淅淅沥沥地下雨,春寒料峭。当我从登机长廊步入下一个航班时,突然发现在巨大的发动机后方、长长的机翼下方,一名坐在升降机中为航班服务的地勤人员正在雨中读书! 我难以辨其性别,但看得见那双手捧着的书本,于是停步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此刻的巴黎在我看来也是温暖如春了。这张照片一直在我的手机和电脑中。阅读可以让一座城市更有温度。因为城市的温度主要来自于人,来自于人的精神与人文之美———人与人的包容和爱、服务人的制度设计和细节等。建设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必然离不开持续提升全民的阅读意识与能力。

让书香飘逸城市的各个角落

上海的决策者早就用感性的话语表达了建设人文之城的美好愿望:“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为此,上海不仅坚持十多年打造了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每年夏天成为这座城市最有热度的文化事件,近年来还不断鼓励社会资源加入,让城市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多元化,让书香飘逸城市的各个角落。

几年前,实体书店遭遇经营寒潮,不少书店难挡没落之势,可谓“哀鸿遍野”。冬去春来,如今不少实体书店逆袭而来,各式各样的“高颜值”实体书店不断涌现,开疆辟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喷薄而出———嘉定诞生了“我嘉书房”,徐汇创造了“悦读亭”,闵行打造了“敏读亭”,这些新兴的城市书房与传统公共图书馆一起构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未来,我们的城市还会有更多的“悦读之所”。上海图书馆正在浦东建设新的馆舍,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也将在苏州河边呈现崭新的面貌。如果我们对于阅读的无所不在有高度的共识,那么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用“阅读+”和“图书馆+”的方式增加其文化温度。以“迈向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为愿景,申城已经打通了45公里的黄浦江两岸,要把浦江两岸打造为“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成为“全球城市生活核心的美好舞台”,试问:我们可否为母亲河的两岸再增添一抹书香? 我们的城市已有两大机场、三大火车站,我们能否把数字阅读资源送入这些熙熙攘攘的公共空间?

让阅读率和阅读力齐头并进

所有的阅读空间建设必须首先服务于阅读,这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题中应有之义。4月18日刚刚发布的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33.62期(份),低于2016年的44.66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3.81期(份),高于2016年的3.44期(份)。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0.43分钟,比2016年的74.40分钟增加了6.03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比2016年的57.22分钟增加了3.48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较2016年的26.00分钟增加了1.02分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2017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16年上海市民平均阅读量为6.64本纸质书,比上一年6.61本仅增加了0.03本。

多方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阅读率虽然还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阅读量、阅读率确实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数字阅读。上海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发展状况和流通数据也是一个实证。自2000年开始建设“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的上海中心图书馆服务系统,全市“一卡通”系统中的纸质图书外借年流通量已经持续增长了16年,2016年达到了6555.3万册次的历史最高峰(其中外借量约3290多万册次)。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关注“阅读率”等“量”化指标,更要重视“阅读力”这个“质”。因为阅读率提高不等于阅读力提升,无论是传统纸质阅读还是数字新媒体阅读,我们更应该提倡高质量的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高品质生活需要高品位的阅读。阅读也是一种能力,阅读力就是学习力,甚至就是竞争力的关键。全民阅读推广的工作目标应该把提高阅读率和提升阅读力并重,这也是再造城市阅读生态、建设人文之城的关键之策。陈超

(作者为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

关注北京阅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