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让历史的花朵在新时代再放光芒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07-30

7月25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屹在会上讲话,并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颁发聘书。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建文,以及潘鲁生、冯骥才、邱运华、邓光辉等有关负责人和来自大系出版工程神话、史诗、民间传说等12个门类的专家组成员、民间文艺老专家和各地民协代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潘鲁生、冯骥才主持。

李屹在讲话中对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一年多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期待由资深学者、民间文艺研究名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为“大系出版工程”提供思想理论和专业学术指导,为“大系出版工程”的学术水准、成果质量进行专业督导和学术把关,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赋予的艰巨任务。

李屹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组织实施“大系出版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大系出版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确保“大系出版工程”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实施;要加强统筹协调,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如期完成编纂出版工作。

会上,陈建文宣布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名单。叶春生、刘守华、刘铁梁等11人为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25人,其中,冯骥才为学术委员会主任,潘鲁生为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万建中、叶舒宪、陈泳超等7人为副主任。

陈建文和冯骥才共同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颁发聘书。

截至目前,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发动与布局,“大系出版工程”包含的12个专家组的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大系出版工程”涉及的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谜语、民间俗语、民间文学理论12个系列的编纂体例基本成型,第一批实施项目已落实了工作任务;“大系出版工程”的社会宣传活动将正式启动,“大系出版工程”基础数据库第二期工程和“大系”文库的出版招标工作也将进入具体实施和操作阶段。

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在我们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更深感到口头遗产的重要,“大系出版工程”十分浩大、异常繁重、要求极高。“浩大”是指巨大的文字体量和范围,要对中华大地上所有的地区和民族的民间文学实行全覆盖;“繁重”是指整理、甄选、编辑、校对工作需要从科学标准出发,把所有具有文化价值、文学价值的作品选出来;“要求高”是因为这套文学大系将成为传之后世的遗产性的文学作品,整理、编辑、校对必须精确、严谨、专业。为了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这一巨大和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历史的花朵在新时代再放光芒,为了使民族的精神火炬永明不熄,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精、做实。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介绍,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启动之初就考虑成立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三个机构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方向把关,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工作委员会负责服务保障。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要贯穿到整个大系的编纂过程和出版过程,要完善顶层设计,做实实施方案,建立人才队伍,把中国民协60多年来的学术积累和当下的研究成果充分呈现出来,做成一项世纪工程。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对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前一阶段工作作了汇报,并宣读了《向民间文学前贤致敬书》 。

陶立璠、李耀宗、段宝林等民间文艺老专家代表在会上发言。大家表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民间文学的全面科学呈现来服务社会、温润心灵,使大系出版工程能够和时代的需求更加贴近,为了保证这一伟大工程有序的推进和成果的质量,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需要抓紧“练兵” ,让来自各个方面的大系工作者拧成一股劲。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体例和工作手册的汇报,听取了湖北、吉林、河南、山东四省关于示范卷编纂工作进展的汇报。

关注北京阅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